丽江木府建筑特点(木府是后来修的吗)

丽江木府建筑特点(木府是后来修的吗)

丽江古城木府的由来

明代以前,丽江纳西族人名实行四个音节的父子连名制。元朝纳西王第二代首领叫牟保阿琮,儿子就叫阿琮阿良。阿琮阿良率先归顺元朝,129年之后,他的四代孙阿甲阿得仿效他,再次在西南土著中率先迎接明朝王师。而阿甲阿得的儿子叫阿得阿寺,孙子就叫阿寺阿宅,这样延续不绝。

木氏第七世王阿甲阿得,元末任通安州知州,复升改丽江宣抚司副使。朱元璋建立明朝后,因招降云南梁王、大理段氏没有成功,就派30万大军,于洪武十五年(1382)攻人昆明、大理,丽江阿甲阿得率众首先归附,总兵官傅友德奏报朝廷,拟设丽江府,让阿甲阿得任知府,朱元璋遂下旨赐阿甲阿得姓“木”。朱元璋赐姓是阿甲阿得朝觐时的事,朱元璋问阿甲阿得想要个什么姓,阿得直率地说:“我要归顺朱明王朝,就跟皇上一样姓朱吧。”旁边的官员连忙向阿得使眼色,阿得急忙改口说,请皇上恩赐。朱元璋也不计较,微微一笑说:“你的心意我明白,从‘朱’字分出一个‘木’,表明你是朱家的骨干,‘水’字加上‘人’字就是‘朱’字,表明你是朱家的人。赐你‘木’姓吧!”

木氏认为木姓为皇帝所赐,只能木氏贵族专有.那老百姓怎么办?木氏仿效朱元障,另给水氏以外的官员和老百姓“赐”了一个姓:“和”。对丽江的土著百姓来说,这“和”姓的含义是:“木”上添一撇,表示戴上木家的草帽;旁边加一“口”,表示背着木家的篮筐,即“和”姓是木家的奴仆。

木府是纳西民族首领木氏的官邸。木府占地46亩,中轴线长369米,整个建筑群坐西朝东,“迎旭日而得大气”,府内玉沟纵横,活水长流的布局,则又见纳西传统文化之精神。徐霞客在游记中谓其“宫室之丽,拟于王者”,木牌坊上大书“天雨流芳”四字,乃纳西语“读书去”之谐音,体现纳西民族推崇知识的灵心慧性。石牌坊通体皆石,结构三层,是国内石建筑的精品。木府中的厅堂端庄宽敞,气势恢弘。所藏书画集两千年文化遗产之精粹,千卷东巴经,百卷大藏经,六公土司诗集,众多名士书画,皆是翰林珍奇,学苑瑰宝。后花园雕栏玉树,奇花异草,美不胜收,自古以来“称甲滇西”。木府充分体现了纳西民族广纳多元文化的开放精神。

木府的所在地为大研古镇,即今日的丽江古城,始建于南宋,距今已有800年。历代均为滇西的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等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。元初,忽必烈南征进入丽江,曾在大研一带驻军整训,至今仍留下许多遗迹。元初大研居民已有千余户。明初大研建设和集市贸易初具规模,至明末已呈繁荣景象。大旅行家徐霞客记述大研“居庐骈集,荣坡带谷”,“民房群落,瓦屋栉比”。可见当时大研已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高原集镇。由于大研处于滇川康藏交通要冲,是历史上茶马古道的重镇。自清初以来,商旅云集,各路马帮往来不断,大研古镇成为重要的贸易中转站。周边客商汇集于此,交换各种土特产品及日用品,曾一度成为内地通达印度的重要集镇。因丽江世袭土司为木姓,木字若加框则成“困”字,木府便因忌讳而在大研镇不设城墙

云南丽江景点丽江古城建筑群木府景点介绍

  

木府攻略:     木府是云南丽江古城内的古代宫殿建筑群,位于丽江古城狮子山下,整个建筑群坐西向东,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。原为明代丽江土司衙门的府邸,是当时丽江地区政治、文化中心,有340多年的历史。     木府的主体建筑是仿照北京紫禁城的格局,颇具王府气慨。有着紫禁城气势的纳西宫庭建筑,属丽江古城重点保护民居。木府虽是土司王府,但宫室之瑰丽,不逊皇家,据说当年既是“仿紫禁城而建”,鼎盛时期,有宫舍100多间。     跨过清泉汩汩的流水小桥,突见一座木牌坊赫然立于土木瓦顶居民之间。跨进朱红色的木府大门,眼前豁然开朗,一片开阔的地面上巍然耸立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,汉白玉基座雕刻精美,那恢宏的气势,使人恍若置身于皇宫之内。如果说在丽江古城我们看到的是丽江世俗生活的一面的话,那么在木府,我们将翻阅到一个在西南地区曾经辉煌一时的大土司家族的兴衰史。     迈进木府庄严的红色的大门,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议事厅、万卷楼、护法殿、光碧楼、玉音楼、三清殿等建筑,无不精美绝伦。中轴线两侧建有配殿、阁楼、过街楼、家院、官驿、长廊等共160多间屋舍,高低错落,气势磅礴,再现了当年丽江土司府的风范。     木府里的戏台叫做玉音楼,楼后的山上有一棵神奇的古木。在很多年前,一天丽江城内突然狂风暴雨大作,一道闪电正打在这棵树上,将树木从当中击断,可是折断的树枝并没有完全脱离,而是连着树皮倒挂在树上。之后,这段倒挂的树枝竟奇迹般的继续生长着,就形成了木府中的一道奇景—倒生树。     议事厅端庄大气,气势恢弘,是丽江木氏土司议政之处;万卷楼,是木氏土司推崇文化的表现,据说当年内藏千卷东巴经、百卷大藏经和六公土司诗集、众多名士书画等文化瑰宝;护法殿又称后议事厅,是木土司商议家事的地方;光碧楼最早是丽江知府衙署的藏书楼,雕梁画栋,极其漂亮;玉音楼是土司歌舞宴乐之处,当年接圣旨也是位于此楼;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产物,也是纳西民族与中原文明联系紧密的见证。游览结束出来,木府大门口外的忠义牌坊、“天雨流芳”牌坊和写有徐霞客字句的照壁。     今天的木府既是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招揽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,让他们在游览古城风貌时,信步跨入一个民族曾经辉煌的历史;又是纳西人为自己的祖先自豪骄傲的象征。这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在明代中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,融入了纳西、白族各地方工艺风格,同时又是纳西古王国名木古树、奇花异草汇聚一所的园林,它介于皇家园林与苏州园林之间,将天地山川清雅之气与王宫的典雅富丽融为一体。一座木府,凝聚了丽江这座世界名城的千年文明精魂和各族人民的博大智慧;这火中再生的凤凰,在古城向天长舞,舞出了盛世的辉煌,呼唤着新世纪。     木府大部分建筑曾毁于清末战火,残存的部分也在1996年的丽江大地震中损毁严重,丽江当地党委、政府为了发掘和弘扬民族文化,决定贷巨资恢复重建木府旧观。     经过三年艰辛备至的努力,木府再现于世。建成后的木府比原规划设计还要壮观,巍巍木府,得雪城之灵气,玉水之精魂,它的重现,发展和弘扬了丽江纳西族之传统文化,成为游人纷至沓来的一处胜地。     “北有故宫,南有木府”,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,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气质,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,而其座西朝东,府内玉沟纵横,活水长流的布局,则又见纳西广采博纳多元文化的开放精神。丽江旅游有一句话:“不到木府,等于不到丽江”。     地址: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大研镇光义街官院巷49号     电话:0888-5122572     开放时间:8:30-17:30     门票:门票60元/人,70岁以上老人、1.2米以下的儿童、军官、残疾人凭有效证件免门票(购票时可能需要出示丽江古城维护费(80元)收据。)     交通路线:     1.忠义市场-公交站 354米  途经公交车: 2路 3路 4路 4路火车站专线 7路 10路a线 10路b线 11路 14路 18路 19路 22路 26路 27路 28路 30路 31路 32路丽江15路a丽江15路b     2.白龙广场-公交站 443米  途经公交车: 2路 3路 4路 7路 10路a线 11路 18路 19路 26路 27路 28路丽江15路a丽江15路b

丽江的建筑特色

丽江的建筑特色:在纳西族原始的井干式本楞房形式基础上吸收、融汇了汉、白、藏等民族建筑的一些优点而形成,在布局形式、建筑艺术等方面部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。

丽江古城中大片保持明清建筑特色的民居建筑,多外为土木结构的“三坊一照壁,四合五天井,走马转角楼”式的瓦屋楼房,既讲究结构布局,又追求雕绘装饰,外拙内秀,玲珑精巧,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“民居博物馆”。三坊一照壁是丽江纳西民居中最基本、最常见的民居形式。

在结构上,一般正房一坊较高,方向朝南,面对照壁,主要供老年人居住;东西厢房略低,由下辈居住;天井供生活之用,多用砖石铺成,常以花草美化。如有临街的房屋,居民将它作为铺面。“城依水存,水随城至”,是古城建筑的一大特色。

扩展资料

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,以红色角砾岩铺就,有四方街、木府、五凤楼、黑龙潭、文昌宫、王丕震纪念馆、雪山书院、王家庄基督教堂、方国瑜故居、白马龙潭寺、顾彼得旧居、净莲寺、普贤寺等景点。丽江为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,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。

丽江古城有着多彩的地方民族习俗和娱乐活动,纳西古乐、东巴仪式、占卜文化、古镇酒吧以及纳西族火把节等,别具一格。丽江古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,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丽江纳西族民居

返回顶部